經濟部指出,石化工業是一國重要基礎工業,具有高度產業關聯效果,先進國家及與台灣競爭的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等,會維持乙烯等石化原料高自給率以支援下游產業發展,以避免原料受制於人。但是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認為,乙烯仍是要進口原油來提煉,當進口原油的自給率仍接近於零,那提高乙烯自給率是毫無意義的。
石化工業政策環境影響評估(資料來源:經濟部;製表:KY)
台灣乙烯自給率2010年為100%,經濟部預估台灣乙烯自給率在國光石化停建之後,2015年會降至93%,2025年會降至72%。
但陳吉仲指出,經濟部計算公式把外銷需求也納入是不合理的,若只算國內需求,他指出2009年台灣乙烯自給率高達350%,2013年會到335%。
台綜院所長許振邦則認為,貿易國家計算自給率時都會把下游出口算進去。有那麼多下游廠商,就需要那麼多需求,全球乙烯進口量只有326萬噸,若以後乙烯需求增加要從市場拿到價格就會增加很多。
石化工業政策環境影響評估(資料來源:經濟部;製表:KY) |
經濟部評估,2009年石化產業上中下游產值合計約3.3兆,從業人口42萬,佔製造業總就業人數(249萬)16.8%。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說,之所以催生國光石化投資案,乃因國內兩大石化體系台塑與中油,台塑體系乙烯產能規模已超越中油。雖然台塑產量大,但其上中下游都有投資,其他非台塑體系的廠商很難拿到台塑乙烯原料。
經濟部評估,國光石化一期投資金額為六千三百億,若再加上二期,總投資金額高達九千億。停建代表國家重大投資少了六千三百億,以及未來可能的附加價值兩千八百億,未來GDP成長率可能減少2%。中央政府也將減少本來國光石化投產後可能年繳的500億稅收。而國光石化可能帶來的直接就業機會1.8萬,和關聯就業機會35.7萬也都在停建後消失。
然而,根據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評估,國光石化的外部成本非常高,經濟效益不若經濟部評估,包含每年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可高達384億、死亡、門診及住院等健康成本則高達254.67億、農漁業損失可達56.28億、地層下陷社會成本可達240.2億,濕地生態及白海豚可達126億,總計每年要付出的成本最高可達1091億,
經濟部官員指出,國光石化喊卡,首當其衝是機械設備與營造業,再者,由於國內石化原料乙烯不再擴產,石化產業中游如石油化學品、高分子化學品的新增投資也會外移,尤其佔台灣石化產品出口比重達六成的「五大泛用塑膠」(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聚乙烯(PE)、聚丙烯(PP))未來新增投資廠商可能也不會留在國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