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的實話:從「產業明星」到「環境災星」

【Chu/整理報導】

石化工業與各產業連結緊密,提供民生產品和高科技工業的原物料生產,像是光電、電子、機電、製藥、交通運輸、建材、特化等產業發展都和石化工業息息相關,因此,許多發展中國家皆透過政府支持推動石化工業。

石化工業五大特色(製表:Chu)

過去四十年以來,台灣為求經濟高度起飛,石化工業一直是經濟建設政策重點之一,國內石化工業以逆向整合方式建構完整的產銷體系,成為台灣製造業中發展最完整的產業結構鏈。

石化工業起源小故事(製表:Chu)

依照經濟部工業局的分類,石化工業三大類分別為石油化工原料業、合成樹脂及塑膠原料業、合成橡膠原料業,三類的石化產值於2008年已突破兆元,其產品外銷也帶來龐大外匯,再加上塑膠、橡膠、紡織等相關產業,總產值更高達3兆元新台幣,約占全國製造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石化工業對產業經濟影響重大,在1980年代,石油危機解除促使經建會將石化再度列為發展重點。初期,中油一輕是獨占石化基本原料的廠商,高成本、低營運效能加重中、下游廠商的負擔,加上國際石化產品價格下滑,許多下游加工業者紛紛進口國外原料,政府隨即推動中油五輕、台塑六輕、東帝士七輕案、國光石化八輕案,以紓解下游業者的經營壓力,同時創造新的產業商機。

來源:invguru.blogspot.com
石化產品就在身邊,你還能不了解它嗎?

然而,輕油裂解廠使用的石化原料複雜,若在製程、管線、儲存和運輸中稍有疏失,都可能造成嚴重的汙染,其中部分成份含有對人體危害的治癌物質,引發一般民眾對石化工業的疑慮和恐慌。

早期以追求經濟發展為前提,政府與企業只看到石化表面的經濟利益,往往忽視其背後的環境汙染問題,石化工業的經濟效益為全國民眾共享,但設施產生的汙染卻為地方民眾承擔,明顯有區域性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另外,輕油裂解場選址設廠過程又多有疑慮,環境評估過程飽受爭議。在永續經營理念和環保意識抬頭後,石化工業發展引發討論,當地民眾對設廠的反抗運動使得各項石化計畫未達預定時程。

隨著近年產業結構變遷、人力成本優勢被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取代;下游的塑膠和化纖製品廠逐漸外移、中游塑膠、橡膠原料和上游石化原料的內需漸緩,以致中上游原料的外銷比例逐年提高,像是台塑麥寮六輕與已經撤案的國光石化都有直接出口石化原料(如乙烯)到大陸沿海工業區的規畫。台灣石化內需大不如前,2015年五輕除役後也未必會造成石化原物料的缺口,如何在環保和經濟中求得平衡,成為台灣目前的重要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