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的實話:經建面/國光爭議是地方發展的假議題?

【Chu/整理報導】

2011年4月19日,《全國青年反國光聯盟》的成員手拿仿照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的「蚵報」,表達國光石化可能帶給彰化蚵農和生態沉重的負擔。國光石化停擺後,當地卻發生「國光假發展,居民真撕裂」的情況。

2005年提出二期高達九千三百億的國光石化投資案,08年因為環評受阻,將設廠地點由雲林遷往彰化,而反國光團體最早是由彰化環保聯盟揭竿,歷經5年24次環評與無數次的運動抗爭,終在2011年政府和中油決定將國光石化撤案,結束這些紛紛攘攘。

後續除了經濟和石化產業影響之外,彰化地區的產業與生態平衡也備受注目。國光石化預定地:彰化芳苑、大城有360年的養蚵歷史,而彰化外海濕地擁有的豐富鳥類棲地生態,已符合1971年國際間各國所簽訂的濕地保護公約-《拉姆薩公約》中的「國際重要濕地」。

近海養蚵產業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方式,在漁村人口外流嚴重的同時,有不少民眾曾認為國光石化或許是一個希望,隨著國光石化撤案,在地民眾開始發展觀光產業,但卻對大城濕地要不要正名成國際級濕地有所爭議,某些民眾認為若規劃成國際級濕地,當地開發就會處處設限,但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國際級濕地的名聲有助於當地產業外銷,對於觀光產業也有利無弊,同時平衡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批評國光石化屬於高耗水工業,如果蓋在彰化地盤下陷、水資源缺乏地區,未來會面臨缺水、淹水和土壤鹽化等層出不窮的問題。土地利用牽扯到法案定調與各部會整合問題,「國土計畫法」尚未通過,而各部會也在經濟考量和環保之間掙扎,造成內政部、經濟部和農委會等缺乏整體共識。台灣地區缺乏國土計畫的方向,讓經濟與環保型成拉鋸戰,卻在不斷的辯證過程中浪費自然和社會成本。


相關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