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新站:「江口愛實」事件 新聞業也挫咧等

【Mark/特稿】

「江口愛實」事件可以討論的面向真的很多,我們試著先處理與媒體產業直接相關的切點。本文由「人在媒體內容中的角色與定位」出發,並且以此為一個基點,進一步討論新聞產業中的一個「特定角色」,在這波科技趨勢中可能會受到的相關衝擊。以下這段影音可以權充作為一道開胃菜。

「江口愛實」當然不是第一個以「虛擬人」代替「真人」的嚐試。而這種嚐試之所以一再出現,在日本甚至讓人覺得「愈演愈烈」,原因其實很明顯:相對於「真人」,「虛擬人」對於企業、甚至是「產業」存在著不少「優勢」:第一,「虛擬人」可以快速、「客製化」地達到製作團隊心中所定義的「完美」,而不必再如從前一樣,費盡心思地尋找「天使下凡」;而「客製化」的概念在「時尚」概念快速變遷的今日尤其誘人,君不見「江口愛實」的CG團隊在接受訪問時,還十分陶醉地宣稱「江口愛實」是他們心中完美的Dream Girl?

第二,「虛擬人」的「維護成本」真的比「真人」來得實惠。「虛擬人」不會計較工作時數,不會累,不會要求加薪/分紅,沒有勞健保問題;當「虛擬人」成名時,她/他不會耍大牌,不會「失去控制」地搞出緋聞、或是受到引誘去投奔敵營。「虛擬人」對製作團隊的要求永遠,我強調是「永遠」百分之百配合!

當然,「虛擬偶像」的另一個絕招是:永遠不老!身材永不變形(各位還記得麥可傑克遜去世前的景況嗎)!

上述「虛擬人」vs. 「真人」的情況,何嘗不可以對「新聞主播」(Anchorman or anchorwoman)這個角色提供一些反思?

這裡先談一個邏輯:「新聞主播」內涵的弱化→「新聞主播」內涵的解構→「新聞主播」的被取代。

暫且不談集權國家內的情況,在資本主義激化發展的國家或地區(包括台灣),「新聞主播」的角色內涵多年來一直受到挑戰與破壞,尤其是在「沒有強固的媒體專業文化與堅持」為核心的媒體機構中,「主播」的功用,常常會從一個「基於新聞專業,為大眾導覽新聞」的角色(此即Anchor這個字的內涵),退化而成為一個「人肉讀稿機」或「簡報者」(Presenter)。

當「新聞核心價值」被「賞心閱目」完全取代,當「新聞專業」被「收視率」完全踩在腳下,「主播」就就會淪為非常「功能性」的「人肉讀稿機」,退化成為節目的一個「裝飾」。這種情況尤其常見於「業外人士」成為「媒體經營者」的時候。最常被業界提出來的例子,是之前中華電信轉投資的網路影音平台Channel 5,為了剌激自製影音新聞的收視率,推出了「脫衣主播」、「比基尼主播」的噱頭,此舉立亥成為社會話題(這個作法最近在南韓也有一個翻版,但結局相同,都是以失敗收場)。當一位沒有受過新聞專業訓練、沒有新聞實務經驗,連中華民國總統是誰都可以張冠李戴的「美眉」也可以成為「新聞主播」時,「主播」的核心價值已經被踐踏到不值一文錢。而「主播」的設計意義也遭到「解構」(但這裡必需補充說明,「新聞核心價值」vs.「賞心閱目」;「新聞專業」vs.「收視率」都並非對立的價值。實務上太多例子可以證明,充分體現「新聞核心價值」而又作到「賞心閱目」並非不可能。)

重點是,當「主播」角色的核心價值不在時,這個位置便大可以用「虛擬人」來取代。下面這段影音播報的特色,是「虛擬人」可透過「語音/表情引擎」對文稿進行即時反應,說得白話一點,它可以對你輸入給「她」的文稿作「即時播報」,完全不必經過「後製」。驚人嗎?更驚人的是,這段Demo用的是舊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