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一日的新聞焦點仍放在塑化劑的汙染,衛生署於昨(30)零時起,派第一波稽查人員與消保官出動稽查,而公告的五大類產品製造商,應提出產品安全證明,否則產品需全數下架。各大媒體今日所處理的重要公民議題為:(一) 塑化劑風暴持續; (二) 德國於2022年全面廢核; (三) 台灣人民對法官信任度低; (四) 其他/綜合新聞。請點選下方「閱讀全文」,參考Mandy的資料蒐集與議題操作短評。
■重要議題一: 塑化劑風暴持續
(一) 理想議題架構: 衛生署D-DAY檢驗、無檢驗報告最高罰15萬、塑化劑對健康影響、GMP認證產品也出包、受塑化劑汙染產品列表、民調人民對政府信任度。
(二) 新聞精選:
1. D-DAY全台「塑」清 四劍齊出 (主新聞/衛生署公告,聯合報)
2. 今起沒檢驗報告 店家最高罰15萬 (主新聞補充/產品安全證明,聯合報)
3.國小學童健檢 塑化劑將列選項 (塑化劑列入國小學童健檢,自由時報)
4. 7產品 遭撤銷GMP認證 (獲食品GMP認證的產品也有問題,蘋果日報)
5.學者: 塑化劑毒件 傷害人類基因 (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中國時報)
6.百百種 含毒起雲劑產品清單 (受塑化劑汙染的產品列表,聯合報)
7.蘋果》民調 衛生署要求使用起雲劑業者須提證明,違者開罰,你會因此吃得安心嗎? (民調政府信任度,蘋果日報)
(三) 媒體操作短評:
塑化劑風波不停,衛生署昨(30日)公告全台22個縣市衛生局於今日零時起,
派第一波稽查人員與消保官出動稽查,而公告的五大類產品製造商,應提出產品安全證明,否則產品需全數下架,若拿不出證明又不下架者,會被處以6-30萬元的罰鍰。
另外,蘋果在名調「衛生署要求使用起雲劑業者須提證明,違者開罰,你會因此吃得安心嗎?」報告中顯示,只有一半的人民表示支持政府的作法,並表示此檢查會讓人民未來吃得更安心,由此可見人民對政府信任度不甚理想。因此,盼望今天零時起大規模的檢查,可真正督促廠商重視產品的安全,將有問題的產品下架,提升人們對廠商與政府的信任。至於檢查的結果,則有待政府與媒體的監督。
■重要議題二: 德國於2022年全面廢核
(一) 理想議題架構: 德國於2022年全面廢核新聞、他國反應、我國核能、我國核能安全檢驗、台灣與德國核能比較。
(二) 新聞精選:
1.德誓言 2022年全面廢核已開發國家首列 將以再生能源替代 (主新聞/德國2022年全面廢核,蘋果日報)
2.德: 廢核立典範 法:不跟進 (主新聞補充/歐洲多國的反應,中央社)
3.經部: 現有核電確定不延役 (台灣核電不延役,自由時報)
4.我核安體檢「目前安全無虞」 (台灣核安檢驗,中國時報)
5. 新聞分析-台灣有能力廢核嗎? (台灣是否可廢核新聞分析,中國時報)
6.德國廢核 吳揆:台灣減核減碳 (核安與減核減碳,中央社)
(三) 媒體操作短評:
鑒於日本福島核能外洩引發人民恐慌,德國將在2022年前全面廢核,促使鄰近國家思考是否自己的國家也應跟進廢核。此議題媒體做得好的地方為中國時報某篇報導對德國與台灣在核能產業所做的比較與分析,藉由評估德國的供電系統、再生能源、電價、燃料成本、地理位置來分析台灣是否也有可能做到全面廢核。
答案是台灣短期內不可能做到全面廢核,但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會確保核能安全,並兼顧適度的減核與減碳。媒體接下來針對此議題可關心的面向是台灣未來如果要減少核電的使用,有哪些再生資源是可以用來取代核能發電的呢?
■重要議題三: 台灣人民對法官信任度低
(一) 理想議題架構: 台灣國民對司法信任度低、解決此問題方法、政治人物有責任維持司法正義。
(二) 新聞精選:
1.信任度調查 法官排名後段班 (主新聞/民調台灣對司法信任度低,聯合報)
2.貪污、恐龍...加深不信任法檢 (應淘汰不適任法官,聯合報)
3.司法不受信任 孫震:政治領袖有責任 (政治人物有責任解決,聯合報)
(三) 媒體操作短評:
由「群我倫理促進會」委託遠見民調中心做的「台灣信任調查」顯示台灣人對法官的信任度低,這兩年不時報出法官貪污、法官判決不公等問題。台灣的法官最大的問題都是缺乏經驗,判決往往都有法有據,卻有悖常情,判決結果讓人民錯愕,造成對法官的不信任感。主持這項調查學者許士軍說「司法是正義最後一道防線,法官不受信任是很危險的事」,因此,媒體應督促政府來懲罰與替換不適任法官,重建司法在人們心中的威信力。
■重要議題四: 其他/綜合新聞
(ㄧ)新聞精選:
1.內蒙古掀示威潮 中國封城、封校、斷網 (自由時報)
2.台塑四寶 停工日損6,000萬 (中國時報)
3.旱動物價 人行6月恐再升息 (中國時報)
4.江國慶條款 罰不到陳肇敏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